有眼疾的画家们
白内障造就的印象派
1922年,82岁的印象派画家克劳德·莫奈在给友人的信中说:“我日渐恶化的视力让周围的一切看起来都像蒙了一层雾。我此刻看到的世界非常美,这正是我想要在画中表达的。现在的我非常快乐。”
这一年,莫奈完成了其代表性画作《睡莲池塘和日本桥》。这幅画以深黄和暗红为主,线条模糊,几乎看不出事物的轮廓。而1899年,莫奈在还没有患上眼疾时,曾以同样的背景画过这幅画:细节更清晰,颜色的运用也更加细腻。
这层蒙住了莫奈世界的雾,就是常见于中老年群体的白内障。在莫奈那个年代,白内障手术还没有这么先进。一开始,莫奈担心手术风险,但最终还是在1923年移除了晶状体。据称,手术后他能看到紫色光,因此他重画的睡莲比之前有更多的蓝色。
大师是红绿色盲
艺术界有不少传世画作出自色盲画家之手。
约翰·康斯太勃尔出生在英国萨福克郡,擅长画风景画,尤其是画他家乡周边的风景。有学者认为康斯太勃尔是红绿色盲,因此,他的画作中大多只用过黄色系和蓝色系,而红色系和绿色系几乎没有出现过。
美国当代画家彼得·弥尔顿也是红绿色盲。但对他来说,红色的缺失为他打开了黑白世界的大门——虽然他依旧能够辨认黄色和蓝色,但他决定摒弃所有的彩色,只用黑白色作画。
蒙克充血的眼睛爱德华·蒙克的《呐喊》是名作,然而他有一幅自画像让人不寒而栗(见左图)。这幅画中的蒙克一脸愁容地躺在病床上,一只手无力地捂着眼睛,深蓝色的异物在浅色背景中格外突兀。他的恐惧来源于自己的眼疾——玻璃体积血。玻璃体内的血丝会让人看到网状异物,大量的积血可能对视力产生致命的影响。
1930年,66岁的蒙克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眼疾,血块以各种不同的形状和斑点出现在他的视线内,有的看起来像鸟,有的看起来像同心圆。他决定用画笔将眼疾让他看到的世界记录下来。在另一幅名为《受伤的眼睛》的自画像中,异物以鸟的形态出现在视觉范围中。他在自己的记录中写道:“当我仰望天空时,这些暗点以鸟群或乌鸦的形状出现在我的视线内。这些应该就是累积在玻璃体边缘的血块。”
对大部分人来说,眼疾只是给生活带来纯粹的不幸。而对艺术家来说,这些视觉上的异常和缺陷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天分。
(微 山摘自《周末》2018年8月16日)
《读者》2018年11月第21期 目录
- 重修祠堂
- 趣味国学题
- 贾平凹说贾平凹
- 语丝
- 警钟
- 草带歪了一群羊
- 聆听草原
- 离开小镇的夏天
- 看不见的含量
- 直到“寂静”收去了我的影子
- 皇帝邻
- 用一间厨房温暖一座城
- 生活在别处
- 生活从不潦草
- 漫画欣赏
- 消费者的时代
- 浮生若此
- 没有白走的路
- 永远一样的黄昏
- 柔软
- 有眼疾的画家们
- 最好看的人
- 时间才是真正的雕刻家
- 故事是我们理解世界的缩影
- 拿开以后
- 我的生活散步
- 我的孩子们
- 我心中的张乐平
- 情景记忆与绘画
- 怕死的日本人
- 小事
- 女歌手
- 奢侈的酱油
- 奇特的哲学王子
- 大器晚成
- 大亮的幸福生活
- 夜间火车
- 冰与火
- 从分餐到共餐
- 从“派”到“π”
- 乞力马扎罗的豹子
- 一定要留个天井
- 一只鸡引发的连环悲剧
- ◉吴冠中
- ◉亦 舒
- “没齿”难忘